解答人生

召集者設法尋找可喜的言詞,力求用正確的字眼寫下真理。

Skip to content
  • 宗教
    • 基督教
    • 佛教
    • 道教
  • 文化
    • 中國
    • 西方
    • 古代
  • 社會
    • 經濟
    • 法律
    • 人權
    • 道德
  • 人生
    • 人生意義
    • 心靈滿足
    • 健康
    • 登山寶訓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
    • 十誡
  • 家庭
    • 婚姻
    • 教養子女
  • 科學
    • 玄秘力量
    • 創造
  • 聖經金句
    • 婚姻
    • 安慰
    • 愛情
    • 鼓勵
    • 朋友

社會

「世人的心籌謀所行的道路,惟有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2:3。

  • 關於做生意的箴言
  • 基督徒需要遵守十誡嗎?
  • 金錢聖經金句
  • 《登山寶訓》——懷怒不消足以致命
  • 《登山寶訓》——「我來不是要廢除,而是要實現」
  • 甚麽是「鄰避主義」?
  • 摩西十誡的第十條有甚麼特別的地方?
  • 馬丁·尼莫拉的懺悔文是甚麽?
  • 上帝怎可能既預定未來的事,又給人自由意志?
  • 基督徒為甚麼要強調自由意志?那自由意志是甚麼?
  • 耶穌支持公民抗命嗎?
  • 你過聖誕節有聖誕老人相伴嗎?
  • 喇合的事例表明基督徒可以說謊嗎?
  • 甚麽是索卡事件?
  • 基督教團體應該開辦學校嗎?
  • 為甚麽基督徒不吸煙?
  • 甚麼是十字軍?
  • 基督徒怎樣看同性婚姻立法?
  • 聖經十誡是甚麽?
  • 我應該捐錢嗎?
  • 聖經密碼是來自上帝的啟示嗎?
  • 甚麽是世界的精神?
  • 同性戀生活方式真的很快活嗎?
  • 甚麽是石牆事件?
  • 末日網上傳聞
  • 情人節和白色情人節
  • 情人節——起源如何?
  • 言論自由的歷史發展
  • A A A
  • 為甚麽要活下去? 你或者你認識的人曾有過自殺的念頭嗎?人要是看出自己有理由要活下去,就不會輕易放棄生命。

    Blogroll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
    • 怎樣應付憂慮?
    • 沒有偏見的世界
    • 為甚麽有天災?
    • 登山寶訓
    • 科學能解答所有問題嗎?

    搜尋

    近期文章

    • 聖經有提及過恐龍嗎?
    • 耶弗他和基甸的經歷有甚麼分別?
    • 耶利米、以西結和但以理三位先知彼此認識嗎?
    • 為甚麼利甲人的祖先吩咐後人不可喝酒?
    • 關於義人惡人的報應的箴言
    • 關於天賦才幹的箴言
    • 關於動物的箴言
    • 關於做生意的箴言
    • 台灣的媽祖誕巡遊是怎樣的?
    • 平溪放天燈
    • 甚麼使人生更有意義?
    • 聖經記載過哪些人自殺?
    • 甚麼是新約?
    • 愛的律法怎樣寫在基督徒心坎上?
    • 基督徒需要遵守十誡嗎?
    • 梅窩文武廟
    • 金錢聖經金句
    • 傳統的道教喪葬習俗是怎樣的?
    • 九龍福德寺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已逝親人的真正希望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幫助兒童面對親友去世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聖經金句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你可以做些甚麽幫助他們?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怎樣在生活上適應悲痛?(二)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怎樣在生活上適應悲痛?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正視嬰孩夭折所帶來的悲痛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安慰經歷流産的母親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感受悲痛的過程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我應該壓抑自己的感覺嗎?
    •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
    • 《登山寶訓》——聽見這話,就要去行
    • 《登山寶訓》——人人都得進天國嗎?
    • 《登山寶訓》——「要進窄門」
    • 《登山寶訓》——金規
    • 《登山寶訓》——「要繼續懇求」
    • 《登山寶訓》——「不要再定人有罪」
    • 《登山寶訓》——不要憂慮
    • 《登山寶訓》——「在天上積存財寶」
    • 《登山寶訓》——禁食的時候要抹頭也要洗臉
    • 《登山寶訓》——「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
    • 《登山寶訓》——「你們禱告的時候」
    • 《登山寶訓》——「暗中施捨」
    • 《登山寶訓》——你們必須完全,要愛你們的仇敵
    • 《登山寶訓》——「不要跟邪惡的人對抗」
    • 《登山寶訓》——「根本不要起誓」
    • 《登山寶訓》——預防姦淫與離婚
    • 《登山寶訓》——「先去跟弟兄講和」
    • 《登山寶訓》——懷怒不消足以致命
    • 《登山寶訓》——「我來不是要廢除,而是要實現」
    • 《登山寶訓》——基督徒是「鹽」和「光」

    Archives

    • July 2017
    • June 2017
    • May 2017
    • November 2016
    • May 2016
    • April 2016
    • March 2016
    • February 2016
    • November 2015
    • September 2015
    • August 2015
    • July 2015
    • June 2015
    • May 2015
    • April 2015
    • March 2015
    • November 2014
    • August 2014
    • June 2014
    • May 2014
    • April 2014
    • March 2014
    • February 2014
    •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3
    • November 2013
    • Octo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ly 2013
    • June 2013
    • May 2013
    • April 2013
    • February 2013
    • January 2013
    • December 2012
    • Novem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Categories

    中國 人權 人生 佛教 健康 創造 十誡 古代 基督教 婚姻 婚姻 安慰 安慰痛失親友的人 宗教 家庭 心靈滿足 意義 愛情 教養子女 文化 朋友 法律 玄秘力量 現代 登山寶訓 社會 科學 箴言 經濟 聖經金句 西方 道德 道教 鼓勵